本內容由太谷教育信息網小編為大家分享:
新高考選科模式只有好處嗎_新高考選科模式設立時間
WWW.ShengxueLi.COM
小伙伴們如果不在選科前,提前確定幾個目標院校,很容易陷入選擇的科目不符合目標院校的專業要求的尷尬境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高考選科模式只有好處嗎,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新高考選科模式只有好處嗎
多樣化的學科需求:由于新高考選科模式的靈活性,學生的選擇變得多樣化。這可能導致學校和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平衡,一些學科可能得到較少的關注和資源支持。
評價標準的復雜性:綜合素質評價是新高考選科模式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評價標準的制定和評估過程可能較復雜。如何準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仍然是一個挑戰。
學生壓力的增加:在傳統的考試評價中,學生主要面對學科成績的考核。而新高考選科模式要求學生在多個方面表現出色,這可能增加學生的學習和競爭壓力。
選科信息的不足:對于學生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需要充分了解各個學科的內容、就業前景等信息,但有時可能缺乏全面的選科指導和信息支持。
新高考選科模式是什么時候設立的
新高考選科模式的設立時間,具體的時間會根據不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新高考選科模式是根據當地的教育改革和發展需求進行設計和實施的。各個國家或地區在教育體制改革中會有不同的時間安排。因此,具體設立時間需要根據當地的教育政策和改革進程進行了解。
新高考選科有什么模式
“3+3”模式
“3+3”模式:即指文理不分科,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之外,學生可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屬于高考制度。但考生在選擇科目時需要關注高校部分專業對于三門科目中的一門到兩門會有特定要求,例如要求必須選修物理科目等。
“3+1+2”模式
“3+1+2”模式:其中“3”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科目;“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中選擇一科;“2”指的是考生從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門科目中選兩門,選考由各省命題,通過等級賦分的方式,將賦分后的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新高考選科注意什么
1.正確選擇參照選科數據
往年選科數據是重要的參考指引,但是不同省份、不同分數段、不同選科模式下數據的可參考性是家長需要重點關注的。盲目參考數據不可取,結合所在省份所在高中數據才為上策。
政策差異,情況各異。由于政策不同,各選科組合在“3+3”和“3+1+2”模式中優劣可能大不相同。如類似物史政、物政地這種“1理+2文”組合,在“3+1+2”中屬于有點無厘頭的組合,但在“3+3”中卻是出過高分狀元的存在。
教育差距,帶來的選擇差異。
每省的教育水平不同,選科趨勢也會有所不同。根據某平臺統計數據,在北京考生選考化學、地理比重較大,而在天津選考生物、化學人數較多,在山東省選考地理、生物人數較多。
2.認識自己的學科能力選科
學校如果組織過跨校大聯考,一定要根據組委會發布的成績信息,按照新高考的模式進行賦分計算。盡量讓自己選考的科目在最靠前的檔位上。
根據我們的學習成績,高考的專業,我們去做減法的時候,確定了我們是選擇物理或是歷史,我們再根據剩下的考試科目的成績,確定我們應該選擇哪幾科就好了。這就是我們的綜合選科,它不是一個固定的選課方式,而是發揚我們的優勢來避開我們的劣勢。
新高考選科推薦
新高考選科推薦物理+化學+生物
一、選科組合特點
選科專業覆蓋率:96.22%
科目關聯度:該組合為傳統的純理科組合,科目之間的學習關聯度較高,一般理科特別強的考生會做此選擇。
學科學習難度:物理、化學都屬于理科類比較難的科目,生物的學習難度雖然低于這兩者,但是同樣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種組合的學習難度較大。
二、選科適合的考生
理科的邏輯思維能力大幅度優于文科水平;
目標基于985/211工程類院校的學生們;
大學不考慮學習哲學、歷史類專業。
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選擇該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如果成績一般的考生選擇這個組合,很明顯會處于競爭的劣勢。
三、選科專業覆蓋
物化生選科的專業覆蓋率極高,位居前三。
物化生選科組合的可選專業較多,專業覆蓋率達95%以上,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哲學類、歷史類專業。除此之外,其他所有專業,該選科組合的學生未來都可報考。
可選科目列舉:工科類的熱門專業、計算機類、經管類、醫學也在選擇之列。
限選科目:由于法學門類下的政治學類、民族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公安學類,要求再選科目中必須有政治,因此該選考科目組合不能報考以上專業類。
提示:如果家長不打算讓孩子未來報考公安警校的話??紤]學科的相關性,選擇物化生組合比物化政更科學。
太谷教育信息網(sxtgedu.net)專注教育信息,涵蓋范文,研究生,考研,本科大學,MBA,高考,成人自考,藝考,中專,技校,職業學校,高職,衛校錄取分數,成績查詢,招生簡章等信息